书名: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 ||
作者:张艳玉 李洪君 孙晓飞 | ||
字数:332千字 | 定价:86.00元 | |
装帧:精装 | 版印次:1/1 | |
页码:228 | 开本:16开 | |
ISBN:978-7-5636-5005-7 | ||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系列丛书(第Ⅰ辑)”的第三卷,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的立项支持。 本书首先对国内外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进行概述,接着对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对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物理模拟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分别进行详细调研和阐述,最后对油田注氮气可行性研究方法、制氮注氮工艺以及油田现场应用等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 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国内外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发展现状与展望;第2章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机理,主要介绍氮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氮气对油藏流体PVT相态性的影响、单独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机理等;第3章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技术,主要接收油藏流体相态研究、氮气-油藏流体相行为研究、氮气驱最小混相压力研究等;第4章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技术,主要介绍注氮气数值模拟研究技术基础、状态方程的选择、地层流体相态拟合等;第5章油田注氮气可行性研究,主要介绍注氮气开发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评价、注氮气开发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注氮气先导试验设计等;第6章油田制氮注氮工艺,主要介绍制氮原理、油田注氮气基本流程等;第7章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现场应用与实例,主要介绍单独注氮气、注氮气推动易混相气体段塞混相驱、水气交替驱等应用与实例。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供油气田开发工程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EOR科研技术人员使用。
目 录
|
第1章 绪 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发展现状
1.2.1 单独注氮气发展现状
1.2.2 水气交替驱发展现状
1.2.3 氮气泡沫驱发展现状
1.2.4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发展现状
1.2.5 氮气泡沫压锥控水发展现状
1.2.6 氮气泡沫压裂发展现状
1.3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展望
第2章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机理
2.1 氮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2.2 氮气对油藏流体PVT相态特性的影响
2.2.1 氮气的溶解-抽提效应
2.2.2 氮气溶解作用对地层原油PVT相态特性的影响
2.2.3 氮气抽提作用对地层原油PVT相态特性的影响
2.3 单独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机理
2.3.1 混相驱
2.3.2 非混相驱
2.3.3 重力驱
2.3.4 循环注气保持地层压力
2.3.5 氮气吞吐
2.3.6 氮气驱流度控制
2.4 注氮气推动易混相气体段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2.5 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2.6 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2.7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
2.8 氮气泡沫压锥控水机理
2.9 氮气泡沫压裂提高采收率机理
第3章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技术
3.1 油藏流体相态研究
3.1.1 流体相态常规实验方法
3.1.2 流体相态现代实验方法
3.2 氮气-油藏流体相行为研究
3.2.1 膨胀实验
3.2.2 氮气对流体主要相态参数的影响
3.3 氮气驱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3.3.1 细管实验介绍
3.3.2 细管实验实例
3.4 长岩芯驱替实验
3.4.1 长岩芯驱替实验介绍
3.4.2 长岩芯驱替实验实例
3.5 固溶物的沉积机理和测定实验
3.5.1 有机固相的分类和性质
3.5.2 有机固相沉积机理
3.5.3 固相沉积的实验室测定
3.5.4 固相沉积的预防措施和清除方法
3.6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实例
3.6.1 中原油田某区块氮气驱实验
3.6.2 丘陵油田水驱后转氮气驱和水气交替驱实验
3.6.3 氮气推动CO2段塞驱实验
3.6.4 氮气泡沫热水驱油实验
第4章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技术
4.1 注氮气数值模拟研究技术基础
4.1.1 三维数值化油气藏地质建模技术
4.1.2 油气藏流体相态模拟技术
4.1.3 多组分模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4.2 状态方程的选择
4.2.1 VDW(VanderWaals)状态方程
4.2.2 SRK(SoaveGRedlich-Kwong)状态方程
4.2.3 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
4.3 地层流体相态拟合
4.3.1 重馏分特征化技术原理
4.3.2 相态拟合及热力学参数场匹配技术原理
4.4 多组分模型数值模拟的一般方法
4.4.1 多组分模型的假设条件
4.4.2 油气水组分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4.4.3 模型求解方法简介
4.4.4 PVT相态实验数据拟合
4.4.5 状态方程及闪蒸计算简析
4.5 注氮气数值模拟研究实例
4.5.1 南湖区块水驱后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影响因素研究
4.5.2 气顶油藏顶部注氮气重力驱数值模拟研究
4.5.3 复杂小断块油藏氮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
4.5.4 任11井山头氮气驱数值模拟研究
4.5.5 黄16井区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数值模拟研究
4.5.6 氮气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
4.5.7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数值模拟研究
4.5.8 氮气泡沫压锥控水数值模拟研究
4.5.9 经验和认识
第5章 油田注氮气可行性研究
5.1 注氮气开发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评价
5.1.1 适合注氮气开发的油气藏基本条件
5.1.2 注氮气开发可行性研究的实验室评价
5.1.3 注氮气开发可行性研究的数值模拟评价
5.2 注氮气开发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
5.2.1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5.2.2 经济评价数据分类
5.2.3 项目效益与费用的计算方法
5.2.4 财务评价
5.2.5 注氮气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实例
5.3 注氮气先导试验设计
5.3.1 概念设计
5.3.2 详细设计
5.3.3 中期评估和调整
5.3.4 最终分析与试验放大
5.3.5 地震监测分析
第6章 油田制氮注氮工艺介绍
6.1 制氮原理
6.1.1 深冷空气法
6.1.2 变压吸附法
6.1.3 膜分离法
6.2 油田注氮气基本流程
6.3 常用制氮注氮系统和设备
第7章 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实例
7.1 单独注氮气
7.1.1 国外注氮气应用实例
7.1.2 国内注氮气应用实例
7.2 注氮气推动易混相气体段塞混相驱
7.2.1 注氮气推动C2~C6组分的伴生气段塞混相驱先导试验
7.2.2 注氮气推动CO2段塞近混相驱现场试验
7.3 水气交替驱
7.3.1 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在AbuDhabi油田的应用
7.3.2 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在India油田的应用
7.3.3 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在Africa油田的应用
7.3.4 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在黄16井区的应用
7.3.5 氮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在河75-8井组的应用
7.4 氮气泡沫驱
7.4.1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八面河油田注水井的应用
7.4.2 注氮气泡沫控制无效循环技术在大庆萨北油田的应用
7.4.3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应用
7.4.4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7.4.5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梁家楼油田的应用
7.4.6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乐安油田的应用
7.4.7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河南下二门油田的应用
7.4.8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7.4.9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在草桥油田的应用
7.5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7.5.1 氮气助排在冷42块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的应用
7.5.2 面120区块注氮气与蒸汽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应用
7.5.3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浅层特超稠油油藏的应用
7.5.4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新疆油田J230井区的应用
7.5.5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河南稠油油田的应用
7.6 氮气泡沫压锥堵水控水增油
7.6.1 氮气泡沫控制底水水锥技术在单家寺油田的应用
7.6.2 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7.6.3 氮气泡沫控水增油技术在杏北油田的应用
7.6.4 氮气泡沫压锥技术在河口油田的应用
7.6.5 氮气泡沫压锥技术在小洼油田的应用
7.6.6 氮气泡沫压锥技术在QHD32-6油田的应用
7.7 氮气泡沫压裂增产
7.7.1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在马蹄谷组的应用
7.7.2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在沁水盆地潘河先导试验区的应用
7.7.3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在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井的应用
7.7.4 水力压裂伴注氮气技术在屯留井田煤层气井的应用
7.8 经验和认识
附录 石油工业常用单位换算表
参考文献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中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66580
(0532)86981236
版权所有(C)2022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鲁ICP备15009631号-6 (署)网出证(鲁)字第017号